四川:2010年水稻機收助農增收效果顯著
往年,四川省水稻機械化收成8月上旬從達州、廣安結束,按水稻成熟工夫由東向西逐漸促進,9月中旬在成都平地大面積開展,迄今根本終了。收成期間,各級農械單位戰勝雪水多、陣線長等困苦,踴躍做好外省機具引進,一直增強組織服務,為竊取往年大綠水稻“顆粒歸倉”和博得秋冬種農業生產可貴工夫,做出了踴躍奉獻。
一、重要效果
1、機收面積翻新高。截止10月12日,全省3000多萬畝水稻已收成96%,機械化收成面積838.7萬畝,比去歲增多9.7%.
2、投入機具多進度快。全省共投入近1.7萬臺聯結打場機,其中引進外省聯結打場機5000多臺,作業頂峰時日打場達成50萬畝。在往年秋收期間延續陰下雨天氣狀況下,全省水稻機械化收成仍如期實現。
3、增糧增收動機顯著。機械化收成比人工打場可縮小拋灑15斤/畝,按往年水稻機械化收成面積838萬畝劃算,全省可多收食糧1.2億斤左右。另外,四川省往年人工打場水稻每畝大概在200~300元之間,而機械化收成全省均勻每畝80元左右,還可節儉半勞動力3~4個/畝。據測算,多日農械化可為農民人均節本增收20余元。
二、作業措施
1、增強組織長官。為一直普及水稻機械化收成程度,往年省局及早繼續了鉆研布置。8朔望省局下發了《對于切實做好2010年水稻跨區作業作業的告訴》。對準川南地區冬水田多、田塊小,機械化收成困苦多等狀況,省局8月中旬專門在瀘州市召開了川南片區水稻機械化收成當場會,經過引進推廣合適川南地區的中型聯結打場機,來翻開川南丘陵地區水稻機械化收成的場面。據統計,往年川南片區的宜賓、瀘州、自貢、內江、資陽五市共實現水稻機械化收成近30萬畝,獲得了初步效果。
2、鼎力“引機入川”。針斗眼前四川省聯結打場機占有量有余,高性能機具少的狀況,各級農械單位加大了“引機入川”的力度。省局往年4月在成都組織召開了“長江流域農械跨區作業協調會”,會上四川與湖北、江蘇、安徽等省簽訂了4000臺的引機協定。為更好地做好“引機入川”作業,全省還成立了460個機收接待站,達州市各接待站對引進的近千臺機具逐臺繼續了注銷調度。
3、搞好協調服務。一是翻新服務格式,重要是組織農械競爭社履行訂單作業和承包服務。如廣安惠民農械競爭社對從江蘇引進的1000多臺聯結打場機繼續對立調度。樂至縣帥鄉農械競爭社聯結縣內36臺聯結打場機成片承包為農民打場水稻。二是各級農械局開設24時辰守夜電話,及時克服水稻收成期間涌現的問題。三是發展“保險審查和慰問”運動。打場期間省局組織了農械生產保險審查組,以保障打場期間保險生產。同聲到基層、到田里,對跨區作業機手繼續走訪、慰問。